運動過後的冰浴對身體恢復真有好處嗎?
郭珈寧/編譯
2017-01-10 20:40

(女子七項全能運動員潔西卡‧恩尼斯-希爾經常站在一個轉滿冰水的桶裡來恢復肌肉。)

 

無論輸贏,現世界排名第一的英國網球選手莫瑞(Andy Murray)在一場比賽之後都會先沖個澡,吃點東西,喝點飲料,做個按摩,最後以一個冰浴結束。他會將身體浸入溫度只有8-10攝氏度的涼水裡,約8分鐘之後出來。莫瑞他不是唯一一個在賽後用冰浴幫助身體恢復的運動員。

 

女子七項全能運動員潔西卡‧恩尼斯-希爾(Jessica Ennis-Hill)經常會站在一桶涼水裡來恢復自己的肌肉狀態。

 

這些運動員的成功似乎在證明冰浴的積極效果,但是當你尋找這個有些痛苦的療法的線索時,你會發現它非常有限。

 

這一療法的理念是將身體浸入到冰冷的涼水裡,通過在運動後降低體溫、血液迴圈和減少肌肉組織的炎症,來促進恢復。我們都知道,當肌肉拉傷之後,冰袋可以緩解疼痛和腫脹。在一項研究中,志願者在長距離奔跑後將一條腿放進涼水中接受冰浴治療,另一條腿則留在外面,結果顯示放進冰水的那條腿的腫脹感顯著減輕。

 

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,疼痛感稍稍有所緩解就已經很好了。但是對於專業運動員或業餘愛好者來說,他們需要的是鍛煉肌肉,因此試圖去緩解腫脹可能會適得其反。眾所周知,將身體浸入冰水會降低血液迴圈,而這會減緩肌肉蛋白的合成。在肌肉緊張或受傷後,正是通過肌肉蛋白來促進肌肉的生長。

 

舉個例子,為了在做完重量訓練後收穫肌肉增長,一定程度的腫脹對於肌肉的修復可能是有幫助的。因此,或許去減輕這種腫脹並不是一個好主意。肌肉腫脹很疼,而人的天性就是要去緩解疼痛,但是有證據表明,這樣做會阻礙恢復。

 

一些學者通過對布洛芬這樣的消炎藥的研究發現了這一點,儘管它們對於緩解疼痛很有效果,但是卻會降低肌肉的恢復速度。一份最佳研究報告的總結稱,輕微的腫脹是有益的,所以完全消除炎症反應並非最好的做法。

 

不過關於多大程度的炎症對於人體是最有利的,以及恢復過程中的什麼時間保留輕微的炎症最利於恢復,還有待進一步研究。

 

(每場比賽之後,英國網球選手莫瑞都會做個冰浴。)

 

這也同樣取決於年齡。當一個年齡超過65歲的老人在為期12個星期的運動週期中服用消炎藥時,他的肌肉增長量要大於那些只服用「安慰劑」的人。所以至少對於那些上了年紀的運動員來說,這樣的嘗試或許是有效的。但是對於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來說,這樣的結果就反而會減緩肌肉的恢復。

 

如果你不是處於專業訓練期間,這對你而言也許沒什麼關係,你更希望的是疼痛的緩解。但是如果你是一名頂級運動員,目的是盡可能變得強壯,那你最好還是避免這麼做。

 

冰浴或許也有類似的效果,不過在動物界,這種寒冷療法似乎更有用一些。當冰塊作用於老鼠的肌肉時(已經進行過麻醉),炎症有所消失,而且肌肉的生長速度沒有絲毫減慢。但是對於人類的肌肉增長而言,冰塊卻很難有相同的作用。

 

它的確可以減輕肌肉的腫脹與酸痛,但是在一項由澳洲、挪威和日本團隊所做的研究中,志願者經歷了三個月的力量訓練,並輔以冰浴療法,結果顯示肌肉和力量的增長都比較有限。

 

此前針對那些習慣於冰浴療法的人們(無論是用於在運動後緩解疼痛,還是作為休息手段)的研究遠遠不夠。現在,主持研究上述專案的研究團隊發佈了一項新的研究結果,將冰浴與自然狀態下的放鬆活動(也是很多運動員在實踐中所採用的方法)做了比較,而不是同靜止狀態下作比較。

 

九名志願者在研究中接受了訓練課程,每節課時長45分鐘,內容包括弓步、深蹲等動作。在其中一個星期,他們在訓練後接受了冰浴療法。他們需要坐在一個裝滿冰水的浴池裡10分鐘,之後的兩個小時時間裡,他們不可以淋浴,因此體溫不會很快回升。

 

在另一個星期裡,他們運動之後的恢復要舒服得多,要在健身車上緩慢騎行10分鐘。訓練課之前和之後都安排有數次休息,在志願者接受冰浴療法或是騎過單車的24小時後和48小時後,研究者兩次從每名志願者的大腿肌肉處抽取了血樣。

 

如你所預料的那樣,肌肉中的腫脹指標和應激反應在運動過後都有所上升,但是冰浴療法對這兩項指標都沒有什麼作用。冷水並沒有減輕腫脹感。

 

所以現在有兩個問題:冰浴是否真的能緩解炎症(也許不能);如果這樣做可能會減慢肌肉的恢復速度的話,你是否還要這樣做。這項研究的帶頭人、昆士蘭科技大學的喬納森‧皮克就表示運動員們是不是應該重新思考一下這樣做的效果。他總結道,冰浴也許對於比賽期間的快速恢復是有效果的,但是如果你想要保持肌肉的長期強壯,或許不會達到你想要的結果。

 

通常來說對於我們有害的東西都是讓人感到舒服的,這還是第一次有研究表明有東西不僅讓我們感到不舒服,而且還對我們沒有那麼多好處。所以如果這樣做的人越來越少,運動員們也沒必要感到傷心。

 

(翻譯:王慧男;編輯:陳升龍)

 

 

以上圖文,由界面新聞授權。

界面新聞只服務於獨立思考的人群,據說全中國最牛的記者都在這裡寫稿。想勾搭他們就速速下載「界面」APP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