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的空氣污染相當嚴重,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,截至今天下午3點,崙背、斗六、麥寮、新港、嘉義、朴子、新營、善化、安南、台南、橋頭的空品指標都超過151,為紅色警示區;而中部、高屏、屏東地區也呈現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的橘色提醒。
行政院環保署與災害防救辦公室合作,研擬最快在年底推出「空汙警報」,提醒民眾預防空汙。空氣品質指標(AQI)指數如果超過200,測站附近的民眾手機就會收到預警通知,就如地震警報一樣。
不過外界對於空汙警報也有一些質疑。
AQI門檻太高
目前空氣品質指標分為6類,包括指數0~50為良好、51~100為普通、101~150對敏感族群不健康、151~200為對所有族群不健康、201~300為非常不健康、301~500為危害。
而目前研擬空汙警報的門檻指數為200,等於接近紫爆的程度,真正會收到警報的民眾可能不多。但可能已有許多地區空污指數達到紅色警示卻不會發布警報,這樣就缺少了警報的意義。
警報次數
若未來空污警報指數下修,要設定在哪個標準也是要好好考慮的問題。發布的時機跟次數必須精準且有其必要性,不然時不時警鈴大作的警報聲很有可能「擾民」,甚至造成民眾恐慌。
警報時機
從空氣品質預報中可以知道自己所在的區域在哪個指標中,也可判斷當日是否要配戴口罩、宜待在室內等。若空污警報上線,發布警報的時機為監測站指數達到200,那民眾也不一定有時間反應,所以該如何在恰當且有效的時機發布警報,可能還是需要再審慎評估。
(首圖取自空氣品質監測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