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R Code點餐正在重塑美國餐飲業,紙質菜單會被完全取代嗎?
梁曉憧 / 何渝婷編譯
2021-08-25 13:20

一個浪漫的夜晚,Owen帶著約會對象Jennifer出門,準備奔赴一場燭光晚餐。

他高大威猛風度翩翩,她嬌小玲瓏可愛迷人。餐廳是某眾點評黑珍珠榜排名第一,據說服務很好、氣氛很棒。剛一進門就聽見了輕柔的爵士樂,服務員熱情地為他們指引座位。

Owen提前做好了功課,他能背出餐廳的招牌菜,知道大廚師從何處,特意學了餐前酒怎麼點,也記住了Jennifer喜歡牛排五成熟。一切準備就緒,就等服務員遞上菜單發起對話。

「先生女士晚上好,請您這邊掃描QR Code點餐。」

呵,QR Code,掃興的傢伙。但Owen不是唯一的「倒霉鬼」,類似的場景正此起彼伏在美國各地餐廳上演。

QR Code佔領美國餐廳

是的,你沒聽錯,使用QR Code點餐正在重塑美國餐飲業。

據CNBC報導,提供域名管理服務的Bitly公司在採訪中表示,在過去18個月裡,QR Code下載量成長了750%。有餐飲業專家認為,QR Code點餐可能將永久取代紙質菜單的存在。

美國餐廳興起QR Code點餐這件事,是從去年疫情時期開始的。

每一份久經風霜、多人傳閱的菜單,分分鐘帶著幾百萬細菌。為了讓食客安心,餐廳不得不為紙質菜單上護貝,保證每一次使用後都用酒精消毒。但即使服務員增加了工作量,客人還是心慌慌不太敢摸,於是,這些黑白相間的小方塊作為解決方案,開始出現在酒吧和餐館:「快,掃我點餐!」

除了高效和減少接觸,餐廳也會通過QR Code點餐,來應對疫情期間湧入的線上外賣需求。

看似只是點餐環節的一個小改變,但在業內看來,這是線下餐廳轉型的開始。比如說,有了QR Code點餐系統,餐廳可以根據食品價格波動等因素,隨時靈活調整菜單。不像傳統紙質菜單,每一次更換都是環保的惡夢。

Seated是一個提供餐廳預訂和外賣的平台,在聯合創始人Bo Peabody看來,QR Code是餐廳和客人之間建立數位連結的開始。

他指出傳統的就餐體驗裡,除非是熟客,否則餐廳很難對客人有進一步瞭解。而有了QR Code點餐,可以讓你在客人剛坐下的一瞬間,就對他的消費頻次、口味偏好等資訊一清二楚。

說白了,不就是數據追蹤嘛!

有人很喜歡,有人被氣炸

「我喜歡QR Code點餐,因為在手機上看菜單清爽多了!」8月21日,美國喜劇演員 @AndrewMichaan 發了這樣的一條 Twitter。16800位不願摸油膩膩又帶著污漬的菜單的網友,為他熱情的點了讚。

而Slate的編輯 Christina Cauterucci,直接在一篇報導的標題發出怒吼:「還我紙質菜單!我真的受夠QR Code點餐了。」

在往下討論之前,有必要先打破各位的幻想。實際上,現在美國餐廳裡興起的QR Code點餐,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方便。

目前,大洋彼岸流行的QR Code點餐,主要分為兩種。

第一種是真·線上菜單,直接一秒鐘讓Cauterucci氣炸。掃描辨識QR Code之後,它會指引你跳轉網站,前方等著你的是餐廳紙質菜單的PDF版。想像一下,字小且沒有圖片,你必須在手機上重複「點擊-放大-關掉」的動作,才能從開胃菜翻到酒水,艱難看完整份菜單。

部分點餐QR Code,辨識後會跳轉到列出美味菜式的餐廳官網,但跟紙質菜單PDF版一樣,頁面並沒有可以下單支付的操作,最終還是得示意服務員來下單,這聽起來一點都不互聯網。

相比之下,第二種點餐方式高效多了。

在掃碼跳轉的「數位菜單」裡,食客可以在瀏覽選定菜式,自行下單,甚至可以選擇給多少小費,最後線上完成支付,等服務員送餐。它的麻煩之處可能在於,當去不同的餐廳掃描QR Code下單,你打開的就是不同的「數位菜單」,每一次支付都需要重新填寫信用卡資料。

有數據顯示,在QR Code點餐環節,平均每位食客會花掉11分鐘。而Cauterucci只想說,「我真討厭將社交活動的前10分鐘花在手機上!」

吃頓飯而已,為什麼要我交出數據隱私?

關於QR Code點餐取代紙質菜單這件事,還有更多五花八門的討論。

比如說,QR Code點餐雖方便,但如果遇上餐廳WiFi不開放、手機訊號不好的時候,那是不是只能吃西北風了?紙質菜單消失的話,不太會用智慧型手機的老人該怎麼辦?讓客人自助點餐,那還需要給服務生小費嗎?

歷史學家Rebecca Spang,是《餐廳的發明(The Invention of the Restaurant)》一書的作者。她提醒稱,實際上,現代餐廳文化來源於共享公共空間的理念,而掏出電子設備來開始或中斷進餐的行為是具有破壞性的,「缺乏交流會讓整件事變得以自我為中心,也會讓為餐桌服務的人變得不像真實的人,越來越像機器人。」

食品和飲料分析師Darren Seifer指出,一些高級餐廳不太願意採用QR Code點餐的形式,就是因為「不夠優雅」。

最讓人擔心的問題,跟你一樣,是資訊安全和隱私。

有Twitter網友表示,如果用QR Code點餐需要交出我的數據,我會要求餐廳提供紙質菜單,甚至是換一家店吃。

但更糟糕的是,不是所有人都對這件事保持敏感,有時候只需要小小的折扣和優惠鼓勵,就能讓人心甘情願被追蹤。

分析師 Jay Stanley 表示:「當你使用QR Code時,它就在你和你的飯菜之間插入了線上追蹤裝置。突然間,你的線下用餐,變成了線上廣告帝國的一部分。」

而利用QR Code植入病毒等詐騙行為,也隨著點餐方式的變革,成為現在美國朋友關心且擔心的問題。

當然,正如食品和飲料軟體公司Uptown Network的CEO所說,未來不一定是用QR Code點餐,體驗可能會進一步升級。不過無論如何,紙質菜單稱霸的時代不會再回來了。

1994年,Denso Wave的日本工程師騰弘原發明了QR Code,用於在製造過程中追蹤汽車零件。沒想到2021年,QR Code點餐才在美國遍地開花。

本文為愛范兒授權刊登,原文標題為「美國餐廳興起二維碼點餐,有人很喜歡,有人說這不夠優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