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-J. Patrick Fischer)
到了吃蟹的季節,蟹黃濃稠誘人的大閘蟹是許多人的年度聖品。偏偏大閘蟹近年來常有食安疑慮。近日就爆出有業者進口戴奧辛超標的大閘蟹,在受檢期間疑似流入市面,引起愛蟹人士的恐慌。
很多人不知道,其實台灣也出產大閘蟹,部份是自中國引進蟹苗養殖,部份則是台灣原生的大閘蟹。
大閘蟹是毛蟹的一種,肉雖然不多,但以蟹膏、蟹黃取勝。大閘蟹的學名叫中華絨螯蟹,也稱上海毛蟹或河蟹,主要特徵是蟹螯上有密集的絨毛,而身體大小約和小孩的手掌相當。台灣目前已知有兩種毛蟹,分別為日本絨螯蟹與台灣扁絨螯蟹,牠們與中國大閘蟹的關係十分密切。
日本絨螯蟹常見於台灣西部,俗稱毛蟹;而生長於東部的是台灣扁絨螯蟹, 俗稱青毛蟹;兩者在宜蘭的梗枋溪、新城溪一帶生存領域重疊。有些饕客會特意尋訪青毛蟹,認為牠們是最美味的。毛蟹與青毛蟹目前仍無法養殖,因此要吃毛蟹只得去河中撈捕,而那些野生毛蟹的品質據說不輸給中國大閘蟹。
有些人會去乾淨的野溪抓台灣毛蟹到市場上賣,識貨的人就會特意尋訪門路,唯台灣毛蟹與中國大閘蟹相似,有時老饕也會被騙。
大閘蟹恐引發生態浩劫
中華絨螯蟹的生命力頑強,若不幸讓牠們逃出養殖範圍、進入野外,可能會與本地物種競爭,威脅本土物種。目前中華絨螯蟹已侵入北美洲與歐洲,造成很多問題。一般認為牠們利用船底排出的壓艙水遷移。德國曾為了控制數量嘗試將中華絨螯蟹做成動物飼料,或賣給亞洲人,但都沒有太大的效果。中華絨螯蟹造成全球性的生態威脅,聯合國已將牠列入「全球百大外來入侵物種」,與福壽螺、吳郭魚、火蟻、布袋蓮等入侵物種齊名。
有學者憂心,現在台灣業者興起養殖大閘蟹的風潮,若大閘蟹價格下跌,怕有不肖業者會將大閘蟹偷偷放到野溪中、減少處理成本。若大閘蟹在野外中立足,恐會給台灣帶來可怕的生態浩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