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人以上為無效聚會,沒必要的應酬能省則省。
6人以上為無效聚會。
我一直不太喜歡參加各種聚會。
多參加聚會≠人脈廣
尤其只是沒事聚一聚,有時間聚一聚的那種聚會。
朋友的朋友,朋友的朋友新認識的朋友,最後難保會見到些不認識的,甚至不喜歡的人。
當然有人說了,去參加各種聚會就是為了多認識些人。
以前參加一些聚會,人是認識了不少,但也不過是點頭之交,即使一起吃過好幾次飯。
一旦脫離吃飯唱歌的環境,平時有事情需要幫忙,還是找關係好的朋友。
最終那些人也就成了通訊錄裡一個個被遺忘的名字,甚至其他場合見面也只覺得眼熟卻怎麼也想不起對方叫什麼。
所以,聚會認識的人,大多也不過只是認識。想借聚會增加自己的人脈,是不切實際的。
所以,與其忙著參加各種飯局,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提升自己。
多交流≠能進步、機會多
聊天是成本最高的學習方式。
人一多,為了讓大家都能對話題感興趣,不至於冷場,最後大都會變成八卦。
花些錢買本書,看不懂就多看兩遍,總比,努力想跟人交流,卻發現氣氛尷尬好。
小於6人的優質聚會
偶爾兩三個朋友,有時各付各的,有時輪流請,算不上是聚會,但是因為足夠放鬆,至今都很懷念。
但是真正能玩得開心的聚會也很少超過4人,一般都是兩三人。即使有人帶朋友來,也是因為他覺得一定能跟大家合得來的。
除了跟關係很好的朋友吃飯唱歌聊天,跟口味相似的人一起探索,這種朋友間的平等交流,能夠通過聚會聊天獲得知識的事情,我只碰到過一個,就是大學時的教授,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。
跟一大群人聚會一樣,跟老太太聚個餐或者去她家坐上半天也會覺得很累。
不過一種是表演得累,回家需要好好休息。
另一種累是因為接觸到新鮮的想法,努力想跟上對方,所以很耗腦力。回去之後,頭腦的興奮還是停不下來,這次剛結束,就期待下次了。
但其實也只有兩三個人的時候,才能聽老太太談談文學哲學,聊些使我收益頗深的話題。
因為,一旦一起的人多,為了兼顧到所有人,只能說些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。
所以才會說6人以上為無效聚會吧。
當然,假如你就是喜歡熱鬧,能從裡看到新鮮有趣,那當我說的都是廢話吧。
作者:由牧
本文由中國經理人分享授權刊出,原文來自於::微信公眾號:歡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