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內閣online】疫情之下還能怎麼拚外交?新南向的下一階段,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要用新科技力量服務僑民!
採訪:楊方儒、張詠晴/撰文:張詠晴
2020-07-17 18:10

「僑胞是散播在全世界的珍珠,一顆顆都等著被發掘,未來我將盡可能運用有限時間,透過數位方式建立我們之間的連結!」童振源眼神堅定地說道,舉手投足間有著不假雕琢的,「雖千萬人,吾往矣」的氣勢。

總統蔡英文今年5月於總統府宣誓就職,正式展開第二任期,新內閣團隊也隨之就任,原為駐泰國代表的童振源,在接任僑委會委員長一職後,於6月1日自泰返台。即便必須在回台後配合進行居家檢疫,童振源依舊在家「超前部署」,在短短14天的居家辦公期間,召開超過20場業務視訊會議。

專長在政治經濟及國際關係的童振源,學經歷豐富且熱愛研究,過去其實也待過國家安全會議、行政院、大陸委員會等單位。洗淨鉛華,原本童振源其實想在卸下駐泰代表一職後,回到政大任教,且已經為自己構築了一個能兼顧學術教育工作,並在宜蘭找塊地耕讀的美夢,沒想到自己先後在今年2月與5月中旬,先後接收到總統府方面的徵詢。

「這時候我好像沒辦法再以個人為考量,而是要考慮到國家需求,」童振源頓了一下,又接著篤定地往下說,「其實最關鍵的一點,是我覺得僑界在泰國對我幫助很多,能擁有機會來協助全球僑胞、回饋僑胞很難得,這是一種責任,也是光榮。」

事實上童振源可說是風光歸國,自2017年7月至今年5月駐泰國期間,童振源除了勤跑泰國,頻繁參與台商和僑胞社團的活動之外,甚至還為推廣台灣觀光,而找來泰國網紅一起直播。積極認真的程度,讓童振源被僑界譽為「史上最拚大使」。

民進黨籍新住民立委羅美玲,更曾對《KNOWING新聞》表示,童振源擔任僑委會委員長可說是「適得其所」!相信其若能利用在泰國的成功經驗,必能將委員長的角色做得多姿多彩,做好台灣跟僑界的橋樑。

3年的駐泰經驗,確實給了童振源不少部署僑務工作的靈感與新點子,因此,他對於擔任委員長後要推進的2大戰略、4大目標、5大策略、9大平台,皆已了然於心。

用LINE做溝通,用5G做輔助,我們要用新方法!

過去童振源在駐泰期間,便曾利用通訊軟體LINE,依照不同的領域,成立了10多個群組,成功加速雙向對話。擔任僑委會委員長之後,他也希望將這樣的泰國經驗帶到僑委會。

目前僑委會編制非駐外人員約有260人,海外36個據點則僅配置53人,但全球具中華民國國籍的台僑約205萬人,台僑與華僑約有4900萬人。

「僑委會預算及人力都有限,所以我們要用新方法!」為了極大化有限的人力及資源,童振源設定兩大戰略,包括「僑委會扮演槓桿支點」,以及「建立單一聯絡窗口,進而建立整合平台」。

而目前僑委會也已在6月16日,透過LINE串聯起包含1個僑委會中央專線,以及36個僑務據點專線的「全球僑胞服務數位平台」。也在7月2日,將先前曾在泰國試行成功的「台商服務手冊」,擴大到泰國、越南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及緬甸等東南亞6國,提供台商最即時的服務。

正是意識到科技帶來的便利與效率,童振源從不排斥嘗試新技術,他也十分期盼未來5G以大頻寬、低延遲等特性帶來的改變,認為5G的出現將促成新的即時互動機制,未來與東南亞朋友的跨國對談將會更加立體。

為促進資訊及資源的流通,童振源更積極促成9大平台的建立,包含全球僑務榮譽職交流平台、全球台商總會交流平台、全球僑教與招生服務平台、全球台商技術服務平台、全球僑胞農業技術服務平台、全球僑胞醫療諮詢服務平台、全球僑胞義務律師服務平台、全球僑商人才平台,以及全球僑胞新創企業服務平台。

同時,他也著手規化建立起過去在泰國沒有推廣過,但目前已進入評估試驗階段的全球僑胞數位教學平台、具數位化功能的二代僑胞卡,並力圖將台灣的醫療服務推廣給全球僑胞。

童振源強調,若能藉由匯聚資訊、人脈、資源三者,打通連結並建立通訊網路,將可有效發揮台灣優勢,協助全球僑胞,同時運用僑胞資源協助台灣發展,共創雙贏局面,「阿基米德說一個槓桿支點可以撐起地球,我們不用撐起地球,我們只要撐起台灣!」

為盡快讓僑委會成為「槓桿支點」,童振源希望在自己任內達到4大目標:

1. 運用新科技與新模式,擴大服務全球僑民,並藉此建立友善互動關係。

2. 深化全球僑民與台灣在各領域的連結及合作,透過深化彼此的關係,來建立起認同感。

3. 協助全球僑民,在僑居地深耕發展,甚至是升級轉型。

4. 藉由匯聚全球僑民能量,來壯大台灣。

童振源也已擬定了5大策略,來達成這4大目標,包括僑務工作數位化、資源整合平台化、政府與民間合作雙贏、服務僑胞以其需求為導向、僑務改革創新。

對於正在著手改造的藍圖與方法,童振源侃侃而談,但談最多的,還是怎麼樣在既有體制中導入新科技元素,加速資訊流動、程序的跑動,以及資源的彙整。

「我認為有時候能不能成事,不是補助多少的問題,重點是資訊及能量能否匯聚的問題!」童振源認為僑委會應該做的,不是只是拿出幾十萬的補助來支持一個案子,而是要扮演「整合平台」的角色,透過數位工具,讓各方擁有的資源都能被看見、聚集,一旦建立連結,那麼補助的效果將會加乘,能量也會被放大。

而這樣的信仰,也讓他在推動僑務工作時,更有底氣。

不過僑務工作多而龐雜,更直接牽涉到政府的「新南向政策」能否落實,童振源過去的泰國經驗,能否在台灣與東南亞的區域連結、人才交流、經貿合作上使得上力?

從泰國經驗看政府的新南向政策

童振源以其駐泰經驗指出,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具備正確戰略,因為在他到泰國不久後,正在進行「南進政策」的韓國便主動聯繫,希望了解台灣新南向政策的作法。而根據近年數據,越南、菲律賓、印尼等東南亞國家,經濟成長率都達到10%,顯見東南亞已成為全世界都注意到的新市場。

除此之外,在雙向人員交流方面,台泰人員交流在過去三年間成長了147%,除了基本的觀光人流外,不少交流是發生在產業面,包括科技、農業、醫療等,都是兩國間互利合作的重點。

去年8月,台泰簽訂智慧城市合作備忘錄,並於12月在泰國啟動「安美德-臺北智慧城」〈Taipei Smart City@AMATA〉,將台灣智慧城市區域展示中心設立在泰國,這也是東協國家成立的第一個智慧城市展示據點與整合平台。

童振源強調,由於安美德工業區在泰國有87平方公里,公司產值佔泰國11%GDP,且在越南、寮國、緬甸都有設廠,因此台泰這項合作的意義非凡,不僅能擴大台灣智慧城市能量,更可帶來更多與東南亞企業合作的無限商機。

因為有了過去在泰國的經驗,童振源更加認知到,僑務工作事實上跟高科技產業、農業、醫療、經濟等都高度相關,因而更加認真看待僑務工作。

他也將過去在泰國與每個僑民團體、個別僑民,共同用餐並深度對談的習慣,帶到了僑委會。縱然因為疫情關係而無法頻繁出國,不過童振源微笑說道,這剛好給了他精進數位工具,並且謹慎評估創新政策的空間與時間。

「僑胞是散播在全世界的珍珠,一顆顆都等著被發掘,未來我將盡可能運用有限時間,透過數位方式建立我們之間的連結!」童振源眼神堅定地說道,舉手投足間有著不假雕琢的,「雖千萬人,吾往矣」的氣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