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到飽在台灣已經風行十幾年了,已過了勢頭,達到一個平衡,畢竟吃到飽餐廳的利潤較低,要撐下去並不容易。在這個小確幸當道的時代,苦悶的年輕人總需要可以盡情大吃大喝的場所慰勞自己,部份社會觀察家以此做為台灣吃到飽盛行的解釋。可除此之外,利潤低的吃到飽餐廳自有一套生意經,在不景氣之中屹立不搖。
越貴覺得越好吃
人們總覺得太便宜的東西會摻水,相反來看,需要花大錢的商品反而會產生一個自我應驗的預言,認為「貴的果然比較好吃」,因此,太划算的吃到飽餐廳生意不一定會好,反而價位高一個檔次的餐廳比較會讓人覺得「物超所值」,而且店家多賺的錢還可以拿來提升食品的品質。反過來看,本來吃到飽餐廳的食材就比較粗糙,價位太過便宜會讓那些不滿意的客人更加懊悔「果然不該選擇太便宜的店」,流失回籠率。
因為這種心理學現象,吃到飽餐廳有比較大的操作空間,訂價上留有較大的餘裕。另一方面,人們對於吃到飽的要求也不會太嚴,畢竟是吃爽不是吃巧,所以要讓客人滿意食材品質相對容易。
(高貴「不貴」不一定是對的)
人們太高估自己的食量
人們總是會高估自己的食量,以為撈了一盤又一盤的肉就能回本,確實,以單點店的價位來評估,吃到飽餐廳的CP值較高,這也就是吃到飽餐廳利潤低的原因。但若用批發價來評估,顧客要讓店家賠本很困難。
以澳洲牛肉來算,可以查一下大潤發的售價,八九十塊就能買到12片左右的大肉片,又何況店家刻意選擇次級品且大量進貨壓低單價呢? 而現在吃到飽平均都要四、五百塊起跳,在配飯、配湯、配飲料之後一般人能殺掉多少盤肉片呢?
(吃到飽就是要吃肉啊!)
帶團分散風險
一般去吃到飽都是一整團去吃,所以即便有人「天賦異稟」,真的能讓店家賠本,他帶來的親友團也能平衡損失(有些吃到飽餐廳還規定單身客多付錢),所以店家不怕大胃王,反而有時大胃王看到店家「大方」的態度,服氣之下廣為宣傳還能幫店家帶來更多客人。這點與量販店的促銷策略不謀而合,虧一項商品,卻讓客人多買幾樣,老闆反而倒賺。
翻桌率與廚餘量的掌控
吃到飽餐廳可以名正言順地趕人,這也是一般單點店所沒有的優勢。難搞的是客人的浪費。吃不完罰錢制度自不待言,在食品供應上處處都是計較,比如小點心會設計得小一點,以免客人吃不完浪費,較貴的食材也會刻意供應得慢一點,一來可以多賺,二來減少被浪費的機會。
湯也是重點,湯頭好客人就會一直要求加湯,湯頭要好需要成本,還有變質風險(越鮮的湯頭越容易變質),偏偏湯經常會剩下一大灘。所以化工湯頭一直是多數店家秘而不宣的「隱疾」。
客戶/員工比較低
吃到飽餐廳另一個優勢是平均人力配置成本較低,員工基本上只要負責備料與出餐就好了,若是火鍋店連廚師都免了。而且因為客人都是自己來,員工不用出餐,省事之餘一個員工所能服務到的客人數還能提增,所以客戶/員工比就能降低。
(首圖取自 千千進食中FB)
延伸閱讀:外國美食來不停,這次不是快閃店了!